達芬奇機器人的走紅,掀起了人們對醫療類機器人的關注;而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醫療機器人成為了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醫療機器人已站在了風口之上。
以“協同融合共贏,引領智能社會”為主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了涉及工業、醫療、服務、安保等多個領域的各類機器人。因處于藍海,市場巨大等因素,醫療機器人繼達芬奇機器人之后再次成為話題焦點、資本焦點。
一向發展較為落后的醫療機器人領域,何以受到了資本青睞?這還要從其產業自身的現狀和特點說起:
首先,市場相對處于藍海,潛力巨大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份額,幾乎壟斷機器人制造、焊接等高端領域。
相比工業機器人的激烈競爭,醫療機器人領域還可被視作“藍?!?,因為目前各國還均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比起競爭激烈的工業機器人,資本也更青睞醫療機器人。
此外,巨大的醫療市場需求也使得醫療機器人潛力無限。尤其是當達芬奇機器人走紅之后,醫療機器人受到更大的關注和期待。
其次,各國研發水平相差不大
目前市場上醫療機器人以經FDA批準的達芬奇機器人為翹楚,代表著當今世界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最高水平。簡單說,達芬奇機器人就是高級的腹腔鏡系統,主要是通過使用微創方法,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
但目前醫療機器人由于技術尚未取得突破而造成用戶體驗不夠,以及尚未能被應用到更多醫療領域,使得醫療機器人仍未走出科研領域,此外還因為某些成熟技術應用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棄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世界醫療機器人研發水平尚處于起步階段,各個科研大國的研發水平也不相上下,醫療機器人市場依然處于藍海,資本青睞在所難免。
再次,市場需求巨大
巨大的醫療市場就意味著巨大的醫療機器人市場,從直接醫療手術類、康復護理類到心理治療類等,醫療機器人市場及其細分市場在未來將受到格外的關注,市場需求也會進一步釋放出其巨大的需求量。
以醫療機器人為代表的服務類機器人已經開辟了全新的機器人市場,成為了機器人市場新的爆發點。國際機器人聯盟數據顯示,在專業服務機器人領域內,位列前四位的分別是安保類、醫療類、清潔類和水下類機器人。
最后,嚴格的臨床試驗
醫療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有明顯的區別,在其安全性、可靠性上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臨床試驗環節,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求。這使得醫療機器人較工業機器人實現投資回報較慢,也成為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較工業機器人落后的一個原因所在。
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機器人是各種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這尤其適合醫療機器人產業,因涉及醫療安全問題,使得醫療機器人更加需要技術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智能成像、操作等都需要各類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
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預測成,2015-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售額將超過200億美元,對應超過1500萬臺服務機器人。
此外隨著一些殘疾人機器人、老人照料機器人的需求,醫療機器人產業市場將會遠超預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