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制藥廠商大冢制藥正在研發能確保患者按照醫囑服用的藥物。這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化藥物,在處方藥中采用了 傳感器技術。大冢制藥一直在一系列試驗中利用其頗受好評的治療精神病的藥物阿立哌唑對數字藥物技術進行測試。
冢制藥在藥物中嵌入一個微型芯片,藥物在被患者服下時很容易被發現。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醫療技術廠商Proteus開發的一款應用,被用來探測藥物,并證實藥物已經被患者服下。如果患者沒有服藥,應用會提醒醫生。
Digital Trends表示,傳感器系統使用微量的鎂和銅元素——包含在藥物中。當接觸到胃酸后,兩種金屬元素會產生微弱的電壓,這個電壓可以被緊貼患者皮膚的傳感器探測到。收到信號后,傳感器會向在手機上運行的Proteus應用發送信息。應用可以向醫生分享信息——當然是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下簡稱“FDA”)已經分別批準了藥物和傳感器系統。目前,FDA計劃對兩者配合使用的情況進行評估。盡管在測試中使用的是阿立哌唑,但Proteus芯片和傳感器系統適用于任何藥物,目前正在利用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藥物進行測試。Digital Trends指出,如果得到批準,這一系統可能拉開數字化藥物的大幕,并為其他公司以新穎方式使用基于藥物的傳感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