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超過122,000人坐等進行器官移植手術,這些人中每天都會有18人死亡。然而,有一項新的醫(yī)療技術,通過為被移植器官注入氧氣和營養(yǎng)物,可提高被移植器官存活率,還能延長被移植器官的存活時間,這也意味著,被移植器官可以來源于一群新的捐贈者。器官移植的患者的死因有兩種:一種是腦死亡,另外一種是心跳停止。這兩種區(qū)別是很重要的,因為被移植器官只能來自腦死亡患者。心跳自行停跳的時候,它已經耗盡氧氣了,軀體的肌肉細胞也會死亡(其他器官也會如此)。而腦死亡的患者,他們的器官能在掛掉之前被冷凍起來,在被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體內前極大地降低細胞的死亡。
不過,麻省的Transmedics公司研發(fā)了一項名為器官保護系統的技術。這項技術不僅能延長心臟,肺,腎,肝的保存時間,還能使心臟復活。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已經有了至少15個成功案例,臨床實驗也仍在美國進行中。
這項技術具體如何操作呢?首先心臟(或者其他器官)會被放入一個溫度和濕度都經過嚴格把控的無菌環(huán)境中,然后器官捐獻者的血液會被注入這個器官當中,并通過特定的機器注入氧氣和營養(yǎng)物以保持器官的存活和跳動,直到被植入到有需求的患者體內。
麻省理工學院方面表示,位于英國的帕普沃思醫(yī)院(這個醫(yī)院八次運用過這項技術)曾嘗試找出這項技術稍微有點不同的應用方法。在他們進行的七個案例中,患者們的大腦都是受到了嚴重損傷,需要靠醫(yī)療設備維持生命的。團隊人員將設備摘除后,患者們體內的循環(huán)系統自然停止,之后逐漸死亡。五分鐘后,他們控制設備,讓血液重新流經患者們的大腦,使患者的心臟重新跳動,在這個過程中,心臟始終在捐獻者的體內。
愛“心”傳遞,大愛共享
用這種方法,可以隨時監(jiān)視和控制心臟的狀況,體內其他器官也同樣能夠存活。之后,心臟就可以移出體外,存放在一個特殊裝置內,等待被轉移到有需求的病患體內。這些實驗結果至今還沒也還不能被公布出來。
不過,這項技術現在也能被運用在非腦死亡的患者身上,同樣能夠更長時間保持他們的器官存活,單就心臟來說,可供應的數量能夠增加15%至30%。這項技術的研發(fā)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于英國更是如此,因為據帕普沃思醫(yī)院帕普沃思醫(yī)院的Stephen Large說,他們每年可供應的心臟只有180個。由于英國禁槍,相較于心臟死亡,腦死亡的人非常之少(心臟捐獻的人數是美國的二分之一)。
當然啦,這項技術也會引發(fā)道德層面的問題,比如,從什么時候起,患者才算真正的死亡呢,以及多久以后才能取出器官呢。不過,哈佛大學的醫(yī)學倫理學家Robert Truog說:“病患正在逐漸死去,所以使用他們的器官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這些病患是否會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傷害,我的答案是,不會。”
400-9905-168
粵ICP備13059948號 廣州格慧泰福(GHT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